比优效应 中美贸易重回较低对等关税
日期: 2025-07-31 作者: BOB电子体育首页
当地时间5月10日至11日,中美双方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经贸高层会谈,达成一系列共识,取得实质性进展。5月12日,中美发表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双方经过了坦诚、深入和建设性磋商,都同意建立经贸磋商机制,就双方在经贸领域各自关切的问题保持沟通,双方经贸团队将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沟通。
中美同意大幅削减关税,中方对美关税从125%降至10%,美方对华关税从145%降至30%,其中含20%相关芬太尼的保留关税。在尽可能消除中方对美方过大贸易顺差的议题上,美方要求中方扩大农业和能源产品的进口,中方则寻求美方取消高科技产品的限制。中方将在90天内将美国商品加征一定的关税从125%降至10%,美方将在90天内将对中国商品加征一定的关税从145%降至30%,双方降幅相同。
芬太尼药物的滥用主要是一个社会问题,不是主要的一个经贸问题。中方在芬太尼产品上做出了诸多努力,采取严格监管措施,力求减少芬太尼及其衍生物的出口。美国出现芬太尼滥用现象,令人触目惊心,芬太尼是导致美国人过量死亡的一大原因,很多家庭失去亲人。“芬太尼效应”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使人产生依赖,许多美国年轻人在接触芬太尼后陷入到无尽的痛苦与挣扎。
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商品包括机械电子类产品: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及相关零部件等;农副食品类: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水果、蔬菜等;能源类产品:煤炭、石油等;化学品与化工品:用于工业生产和消费的各类化学品:民用飞机及零部件:国内波音客机依赖美国零部件的维护;医疗设施及医药产品:抗癌药、生物制剂等。
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包括电子科技类产品,诸如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及相关零部件,纺织品和服装,玩具与游戏机,鞋类产品,铝合金车轮,电气照明,稀土及相关加工产品。中国稀土占到全球90%的市场占有率,美国科技和军工产业对中国稀土有很高的依赖性。
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约120亿美元,占中国进口量的21.8%。从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中美贸易额为6882.8亿美元,同比增长3.7%,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5246.56亿美元,增长4.9%;中国自美国进口1636.24亿美元,下降0.1%。
中美经贸合作潜能大、空间广,首先是两国的产业体系互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和成本优势,美国则在高端技术、服务业等领域拥有领头羊。产业体系的互补使得中美在经贸往来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资源优化配置和市场互通有无。
其次是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带来互利共赢。多年以来,美国企业和消费的人从中国商品高“性价比效应”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企业则通过与美方的货物、服务和知识产权的合作提升了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
第三是中美贸易为双方公司能够带来大量利润,为全球供应链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近年来,尽管因贸易摩擦造成双边贸易额的波动,但中国仍连续多年保持美国前三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中美服务贸易保持增长势头,中方并不特意追求贸易顺差,作为重要的双向投资伙伴,中美经贸关系涉及科技、绿色能源等多个领域。
中美贸易互利互惠,不存在“你恩惠我,我恩惠我”的相互关照。互通有无的外贸交易满足双方“你有我无”或“你无我有”的需求,中美产业、产品和服务贸易的互通性适从新经济哲学等效性的互补原理或互补性的等效原理。词语的“相当于”反映了事物的等效性,从别国进口自己国家没有的商品和服务,相当于自己国家获得了这类商品和服务。
新经济哲学的互补原理即是互效原理,互补原理或互效原理不是简单等效性原理,而是加效性原理或倍效性原理。可以将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理解为“比较优势效应”或“比优效应”,只有发挥了个人独有的禀赋和潜能,整个社会才能获得更高的效能和文明进步的更大动能;只有发展了国家和地区独特的资源禀赋和产业潜能,国际社会才能产生更大的效力和人类前进的更大动力。中美贸易和文化交流有助于21世纪全球的繁荣和进步。